PRODUCTS
聯系人:李經理
手機:18638722221
Q Q:1502943785
郵箱:1502943785@qq.com
來源:www.vertu115.com 發布時間:2019/4/11 14:59:19 作者:中聯德美
褐煤烘干機介紹:
濕物料由皮帶輸送機或斗式提升機送到料斗,然后經料斗的加料機通過加料管道進入加料端。加料管道的斜度要大于物料的自然傾角,以便物料順利流入烘干機內。烘干機是一個與水平線略成傾斜的旋轉圓筒。物料從較高一端加入,載熱體和物料一起并流進入筒體的。隨著圓筒的轉動物料受重力作用運行到較底的一端。濕物料在筒體內向前移動過程中,直接或間接得到了載熱體的給熱,使濕物料得以干燥,然后在出料端經皮帶機或螺旋輸送機送出。在筒體內壁上裝有抄板,它的作用是把物料抄起來又撒下,使物料與氣流的接觸表面增大,以提高干燥速率并促進物料前進。載熱體一般分為熱空氣、煙道氣等。載熱體經烘干機以后,一般需要旋風除塵器將氣體內所帶物料捕集下來。如需進一步減少尾氣含塵量,還應經過袋式除塵器或濕法除塵器后再放排放。
褐煤烘干機的特點:
1、抗過載能力強,處理能力大,燃料消耗少,干燥成本低。
2、采用順流烘干方式,煙氣與濕物料由同一側進入烘干機,可以利用高溫煙氣獲得很高的蒸發強度,烘干機出口溫度低,熱效率高。
3、采用打散裝置、給料裝置、排料裝置、旋風除塵裝置,從而杜絕了烘干機給料堵塞、不連續、不均勻和返料等現象,降低了除塵系統的負荷。
4、烘干機采用“調心式托輪裝置”,使托輪和滾圈的配合永遠呈線性接觸,從而大大降低了磨損和動力損耗。
5、采用開式齒輪傳動,具有結構合理、操作簡便、使用壽命長、效率高、維修方便等特點。
在烘干生產過程中,以順流式的操作居多,其主要特點有:
1、在烘干機熱端,物料與熱氣體的溫差較大,熱交換過程迅速,大量水分易被蒸發,適用于初水分較高的物料。
2、粘性物料進入烘干機后,由于表面水分易蒸發,可減少粘結,有利于物料運動。用于烘干濕煤時,可避免高溫氣體直接接觸干煤引起著火。
3、順流操作的熱端負壓低,能減少進入烘干的漏風量,有利于穩定烘干機內熱氣體的溫度及流速。
4、喂料與供煤同設與烘干機的熱端,車間布置較方便。
5、順流操作的烘干機出料溫度低,一般可用膠帶輸送機輸送。
褐煤烘干機技術:
以往的干燥方式一般采用離心式機械脫水,設備昂貴,產能低,脫水幅度小,通常只能一次降水10%左右。尚存15---20%的含水量。H型回轉式褐煤烘干機,采取了將褐煤先破碎分散然后再熱力干燥的新技術,使物料的干燥處理實現了連續化、工業化和自動化。經褐煤泥烘干工藝處理后濕褐煤的水分可從25%~30%降到13%以下,用做燃料煤,完善煤炭洗選工藝,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
回轉式褐煤烘干機,在保證被干燥褐煤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采用低溫四級烘干工藝,將褐煤水分蒸發至含水13%以下。一級烘干區在高濕狀態下經400℃高溫除去大部分水分,確保褐煤的化學成份不發生變化且不易燃燒;二級烘干區室溫300℃,通過中溫強力引風高產除水,確保褐煤不焦化;三級烘干區室內溫度120℃-210℃,利用滾筒內的破碎裝置,反復撞擊、打散物料,順流烘干;四級烘干區為高排氣區,室溫60℃-80℃,靠引風系統呈負壓的低溫熱氣流排除水份。
干燥技術:
一、 振動混流干燥
該技術可脫去褐煤水分10%左右,熱值提升至3500大卡左右,單臺設備干燥能力較大,可以達到300萬噸每年,但脫水率低。
其原理是將原煤破碎至35-50mm,經過熱風干燥機干燥。干燥機為密閉式箱體,內設4-5層“之”字型振動式斜面篩網。熱風爐產生的高溫熱風經過與冷風混合至230C°左右形成的中溫熱風從下而上的穿過干燥箱。煤粒從上而下的經過振動篩面,細顆粒從網眼中漏下,很快完成干燥,粗顆粒則緩慢經過篩面滾落而下,經過熱風與煤塊的熱交換,從而得到干燥。干燥流程根據脫水率要求10-60分鐘不等。如果需要,干燥后的煤炭還可以進入選煤機進行分選,將矸石和泥塊排出,使褐煤的熱值得到進一步提升?!?/p>
二、帶式爐干燥提質技術
該項技術可以褐煤水分降至10%以下,熱值提高到5000大卡以上。其原理與振動床干燥原理相似,都是使用熱風干燥,但該技術所使用的熱風溫度可以高達300C°,采用預熱、干燥和冷卻過程,除了對褐煤進行干燥外,還能改性提質——分解了含氧官能團,使部分氧原子析出,從而使脫水率更高。褐煤放置在網狀耐熱金屬帶上輸送,經過風機產生的強力風穿過網狀輸送帶的網孔和褐煤之間的間隙與熱風進行熱量交換,使褐煤得到干燥和改性提質。干燥過程中蒸發的大量水蒸氣,還可以經過冷凝回收。
這種技術可以調整干燥時間,流程可控,但國內尚無十分成熟的技術,但是該技術科技含量高,其前景看好。
褐煤烘干機技術參數:
產品規格 (m) | 處理能力 (t/h) | 電機型號→功率 (kw) | 減速機型號 | 入料水分 (%) | 燃料煤熱值 | 出料水分 (%) |
Φ1.2x10 | 2.5-3 | M160M-6→7.5 | ZQ350Ⅱ-25 | 25±5 | ≥5500 | ≤13 |
Φ1.5x14 | 7-9 | Y180L-6→15 | ZQ400Ⅱ-31.5 | 25±5 | ≥5500 | ≤13 |
Φ1.5x18 | 9.5-12 | Y180L-6→15 | ZQ400Ⅱ-31.5 | 27±5 | ≥5500 | ≤13 |
Φ1.8x14 | 12-15 | Y200L-6→18.5 | ZQ400Ⅱ-31.5 | 25±5 | ≥5500 | ≤13 |
Φ1.8x18 | 14-18 | Y200L1-6→18.5 | ZQ400Ⅱ-31.5 | 27±5 | ≥5500 | ≤13 |
Φ2.0x18 | 18-22 | Y200L2-6→22 | ZQ50Ⅱ-31.5 | 25±5 | ≥5500 | ≤13 |
Φ2.0x20 | 18-23 | Y200L2-6→22 | ZQ50Ⅱ-31.5 | 30±5 | ≥5500 | ≤13 |
Φ2.2x18 | 21-25 | Y200L2-6→22 | ZQ65Ⅱ-31.5 | 27±5 | ≥5500 | ≤13 |
Φ2.2x20 | 22-25 | Y225M-6→30 | ZQ65Ⅱ-31.5 | 30±5 | ≥5500 | ≤13 |
Φ2.4x20 | 25-29 | Y225M-6→30 | ZQ75Ⅱ-31.5 | 27±5 | ≥5500 | ≤13 |
Φ2.4x22 | 26-30 | Y225M-6→30 | ZQ75Ⅱ-31.5 | 30±5 | ≥5500 | ≤13 |
Φ2.6x20 | 28-33 | Y250M-6→37 | ZQ85Ⅱ-31.5 | 25±5 | ≥5500 | ≤13 |
Φ2.6x24 | 29-35 | Y250M-6→37 | ZQ85Ⅱ-31.5 | 30±5 | ≥5500 | ≤13 |
Φ3.0x20 | 45-50 | Y280S-6→45 | ZQ100Ⅱ-31.5 | 25±5 | ≥5500 | ≤13 |